在华中农业大学万绿生态悬铃木科研繁育基地内,一排排悬铃木树干笔挺,生气勃勃。和风吹过,树叶飒飒作响,却不见果球叮当、飞毛迷眼。树下,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包满珠摩挲着斑斓的树干,满面笑容。
“这棵标号为13的悬铃木是咱们培育出的新品种,被命名为‘华农青龙’,现在胸径21cm。你看它枝条粗大健壮、小枝少、长势快,去年仅结球80个,大大削减了飞毛量。”包满珠骄傲地介绍着他的研讨成果。
悬铃木,俗称“法国梧桐”,与鹅掌楸、椴树、七叶树、银杏并称为“国际五大行道树”,因用量最大、散布区域最广,被誉为国际“行道树之王”。它冠大荫浓,耐修剪、抗污染、不择壤,在我国许多城市广泛栽培,在一些城市现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乃至共同的城市标识:“有梧桐的当地才是上海”“一句梧桐美,种满南京城”……
“暮春飞毛随风起,行人仓促尤避之。”近乎“完美”的悬铃木也有一个“缺陷”,便是每年的4-6月份会飞毛,导致满城飘絮,引发许多人过敏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,不少鼻炎患者不胜其扰。
怎么让国际“行道树之王”削减飞毛,包满珠及其科研团队一研讨便是30年。
1984年,刚刚大学毕业的包满珠到华中农业大学(时为华中农学院)作业。8月下旬盛暑难耐,下了公交车的包满珠走进学校,一股凉意登时让他神清气爽,昂首一看,本来酷日被路途两旁的悬铃木密密遮挡住了。这是悬铃木带给包满珠的开端好感,也让他萌生了把悬铃木作为往后研讨课题的计划。1993年起,他开端着手悬铃木飞毛问题的研讨。
“悬铃木的飞毛首要来自果球迸裂以及叶片背毛。”一天晚饭后,包满珠从家里走向办公室,在路上顺手扯了两个悬铃木果球,“其时我就突发奇想,脑袋里蹦出一个想法:一个果球里到底有多少根毛。”这一数不得了,包满珠一宿没睡,发现其间一个居然足足有1400多粒种子,每粒种子上长满了冠毛,约300根。
“依据咱们的核算,一棵一般成年悬铃木每年结球近千个,仅果球迸裂就可能要掉3到4亿根毛,这还不算叶片背毛。”包满珠表明,“咱们的方针便是要培育出少球少毛乃至无毛的悬铃木。”
包满珠曾赴英国进行博士后研讨,又赴荷兰、美国等国访学。不管到哪里,他都要走一走当地梧桐大路,了解其他国家管理法桐飞絮的经历。“欧洲国家大多经过修剪控毛,但修剪后的法桐不只破坏了树形,失去了观赏性和遮阴作用,而且本钱高。”包满珠说。
起先,为了挑选少果少毛的法桐,包满珠带着学生们仰着头,一棵棵看,看到哪棵法桐成果少,就掏出记号笔给这棵宝贵的优秀株系做上编号,来年持续调查。
现在,包满珠科研团队经过将搜集的500余份特异种质法桐资源引种、扦插、嫁接、实生选育、倍性育种等方法,培育出的“华农青龙”“华农丽风”等7个悬铃木新品种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。与传统法桐比较,这些新品种能削减80%-90%的毛絮。
“例如,与传统法桐比较,新品种‘华农青龙’飞毛量削减90%,长势旺盛,适合在居民小区栽培;和传统法桐粗糙的叶面比较,新品种‘华农丽风’叶形规整,形似枫叶,叶面滑润油光,飞毛量比传统法桐少80%,适合做行道树……”包满珠如数家珍。
现在,经过栽培和嫁接,全国现已有上海、南京、武汉、新乡等十几个城市正在实验和推行少球少毛的悬铃木新品种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30年间,包满珠带着团队走遍大江南北、国内国外,沉下心、扑下身、扎下根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。因为乔木成长周期较长,一批看好的“种子选手”调查几年后忽然又“下线”,只能抛弃另寻新株。“做农业科研需求有喫苦的精力,要自己真实喜欢,才干将其当作一辈子的寻求,这也是我对研讨生的要求。”包满珠云淡风轻地说。
眼前的包满珠年已花甲,皮肤乌黑,穿着简略,走在田间地头像一位农人。“我的愿望便是让悬铃木成为一棵‘完美’的行道树,让广阔城市居民既享用其隐蔽,又免受飞毛之苦。”包满珠对此满怀信心,“这个梦我现已做了30年,还要持续做下去。”(记者李伟、鹿泽新、万芃琦)
来历:新华每日电讯